《什麼是修行》

隆波帕默尊者 泰國解脫園寺 20170813

 


中國人看起來很用心,興致也很高。學法的興致很高是非常好的,懶懶散散就不好了。但是在隆波看來,中國人的弱點是想得太多,喜歡問問題。

事實上,法無法依靠思維來學習,也不能依賴於去詢問別人。

真正的學法是透過探究自己——慢慢的體會自己的身與觀察自己的心——來學習的。要洞悉身與心的實相,它們真的是我嗎?我們真能指揮它們嗎?它究竟是快樂的還是痛苦的?在實際的情形之中觀察,才能被稱為「修行」。假如只是坐著思維和分析,那並不是修行,只會讓心更散亂。所以,要不斷地自我探究、不斷地自我觀察,這樣才稱之為「修行」。

這個身體呼氣,覺知自己;這個身體吸氣,覺知自己;這個身體行、住、坐、臥,覺知自己;身體動、身體停,覺知自己。苦、樂生起在身,覺知自己;苦、樂、不苦不樂生起於心,也覺知自己。心中生起善法,比如有覺性、有智慧、有信仰的時刻,覺知;心中生起貪、嗔、痴等不善法時,也覺知。


不斷地這樣覺知,不停地這樣探究,就會看見身與心的實相——此身不是「我」,只是我們臨時從世間借用的一堆物質。比如,我們吃進去的食物是世間的物質,我們呼吸的空氣、喝的水,也是世間物質。我們把這些物質放入身體,又排泄掉一部分。物質元素不斷在體內新陳代謝,一旦新陳代謝停止,身體就會消亡。如果只吸氣而不呼氣,身體會消亡;只進食而不排泄,身體也會消亡;喝水之後如果排不出去,身體就無法維持。因此,我們的身體只不過是從世間臨時借用而已。

學法就是從事實與實相之中學習。實相就呈現在此身、呈現在此心。我們要不斷地觀下去。

心充滿了無常,始終在變——眼睛看見色,我們的心會變;耳朵聽到聲音,我們的心會變;鼻子聞到氣味、舌頭嘗到味道、身體去接觸,心同樣會變;當我們的心跑去「想」,心也會變。因此,心一直處於變化之中。

眼、耳、鼻、舌、身、心接觸所緣時,心不停地變化——時苦、時樂、時好、時壞。不斷地觀察和體會就可以發現,我們無法指揮讓心只有快樂,也無法禁止心去痛苦;我們無法指揮與命令心一直是好的,也無法禁止讓心變壞。反復的探究身心的實相——身不是「我」,是世間的資產,只是被借來暫用的;心也無法被操控,並不真在我們的掌控範圍之內,而是始終處於動蕩變化之中。


當我們看見它們處於動蕩變化之中時,稱之為照見「無常」;看見我們掌控不了它們,稱之為照見「無我」。如果常常看見身和心的實相,最後,心會發生質的變化。比如,原先我們活在迷夢中,誤以為身體是「我」,是屬於「我的」,稀裡糊塗地拼命尋找快樂,一生幾乎沒有喘息之時,拼命在尋找快樂、逃離痛苦。可是智慧一旦生起,看到快樂是臨時的,拼命找到也不過如此,不久便又消失,接下來又要再去尋找別的快樂,這個生命也未免太過於疲憊了,因為它想要獲得快樂或討厭痛苦。

事實上,痛苦也是無常的,沒有哪種痛苦是永恆的。比如有人失戀,感覺世間一片灰暗、了無樂趣,活不下去,自認為要痛苦一輩子——其實這不是真的,只會發生在小說里。實際上,失戀的痛苦是臨時的,什麼都不用做,它很快也會變成「過眼雲煙」。

如果心願意接受「痛苦只是臨時的」之實相,那麼當痛苦生起時,心不會焦躁不安。痛苦尚未來臨時,心也不擔心痛苦將至。這樣的心是舒坦的,將會契入真正的寧靜與祥和——不對快樂感到飢渴,也不討厭與害怕痛苦,於是心就擁有了快樂與寧靜。

當我們洞悉到身的實相與心的實相,接下來,心契入真正的寂靜與祥和,這是源於洞見到身與心的實相而獲得的寧靜,這種寧靜就是涅槃。

涅槃的特性是寂靜。涅槃擁有寧靜的特性——寧靜於煩惱習氣;何時心無煩惱習氣,何時就會照見涅槃。涅槃寧靜於掙扎與造作,何時心擺脫了掙扎與造作,何時就會看見涅槃。涅槃寧靜於一切掙扎、寧靜於煩惱習氣、寧靜於苦。從此,再也沒有苦在心中生起,因為心苦是源於「想要」。


觀察看看這是「真的」或「不是真的」?當「想要」生起時,苦即刻緊隨而至。世間不修行的人會覺得——有「想要」的時候還不苦,沒有如願以償才會苦;如願以償了就會快樂。他們只能認知到這種程度。然而不停的修行則會發現,何時有了「想要」,何時就立即有苦。

比如只是想要中獎、中彩票——中國有嗎?同樣也有,是嗎?泰國的彩票是師承於中國。中國人是泰國彩票的發行人,泰國人跟著就玩起來。比如想中彩票,心就已經坐立不安——不停地查找絕殺號碼,這裡求仙拜神,那裡求爺爺告奶奶,或者去刮樹。泰國人喜歡刮樹皮,用手指刮、刮、刮,在上面塗上麵粉,再看會出現什麼數字。這不是教中國人以這種方式去找彩票號,而是想說:何時想中彩票,何時就已經開始苦了。如果中了頭彩,發財得了幾千萬,又是另一種形式的苦——赫然發現自己的親戚多如牛毛。原先沒什麼親戚,一旦中彩票有了很多錢,親戚驟然猛增,每個人都來問你拿錢,你怕他們,於是又沒有了快樂;也有人害怕劫匪綁架自己孩子來敲詐勒索,根本無法感到快樂。

因此,「想要」生起的一剎那,苦就接踵而至——無論是否如願以償,都會苦;即使如願以償,也照樣苦。


有一次,隆波去頂禮隆布信長老,碰到一位女眾將一堆香燭運到山頂,還有很多工人幫忙抬,聲勢浩大。隆波覺得她樂善好施,拿那麼多香燭來供養長老,結果她是帶香燭來請長老開光的。

她說:「每天早上要在店門口點香燭,這樣顧客會很多。請求長老幫忙開光加持!讓我可以發財!發大財!大大地發財!」

於是長老提醒她:「太富了會苦的,強盜也會來。」

「噢,不要!不要!請進一步加持,同時兼備防盜功能。」

有用香燭防盜的先例嗎?哪裡的強盜會怕香燭呢?強盜又不是蒼蠅。

心有貪欲,就會不停地徘徊在飢餓中。一開始是飢餓於想發財;一旦被提醒發財了也許壞人會來,又繼續飢餓於——讓壞人別來。不斷地乞求這個、那個,這並不是佛教徒。這樣的心已被貪欲——想要——給控制了,飢餓不已。

飢餓的心,是痛苦的心;而有「想要」的心,就是飢餓的心。想要看色,是飢餓於色;想要聽聲音,是飢餓於聲音;想聞到氣味、品嘗味道、想得到身體的觸、想得到心方面的讓心有快樂的所緣,這樣的心始終處於飢餓之中。心一旦飢餓,就會掙扎,這樣的心毫無快樂可言。無論是否如願以償,只是有「想要」,就已經苦了。


我們就這樣不斷地探究實相,實相便層層浮出水面。越多瞭解實相,就越多地離苦,我們也越來越接近問題的源頭——是「想要」讓我們有苦。

因此,我們要不斷、不斷地觀察自己。修行就是探究自己,觀察與體會自己——不斷地探究身的實相、心的實相。不用問別人,並不是見了隆波就非問不可,否則彷彿虧本似的。唉,這樣想已經虧本了——心有貪欲,想要問卻沒看到「想要」。我們沒看到煩惱習氣,沒看到「想要」已經生起, 想要和隆波互動,想要詢問隆波。還有人想要成為隆波的貼身弟子,到處宣稱自己是隆波的關門弟子。那全是撒謊!親近什麼?大家都只是早上看到隆波,之後隆波就回寮房了。沒有誰能進入隆波的寮房,只有一個人,也就是阿姜宋彩尊者,他會去做做衛生之類的,其他人從未進去過。因此,沒有誰是特殊的、和隆波特別親近,沒有。有人很飢餓,想成為很特別、很特殊的人,如果沒有成為,就會生氣。

要不斷地觀察與體會自心,進而生起智慧,屆時我們就會明白,每一次有「想要」,每一次都有苦;接下來進一步去觀察,讓智慧越發增長。比如:世間人缺乏智慧,認為只是「想要」並不會苦,「想要」而未如願才有苦。而我們看到,有了‘想要’,心就掙扎,就已經苦了。隨著深入修行,越來越多的看到實相——僅只是「想要」,不管是否如願,就已經苦了;繼續修行下去則發現不管有沒有「想要」,身與心本身就是苦。

無論有「想要」還是沒有「想要」,身與心本身就是苦——這是高階的法。如果照見到這個程度,就已經接近證悟阿羅漢。


一旦看到身是苦,心會放下身,不再執著身體,我們就不會因老、病、死而苦,因為老、病、死是屬於身體的事。這是屬於三果阿那含聖者的境界——不再執著於身。如果不再執著於心,由於已經徹見心本身是苦,所以不再執著了,那是屬於阿羅漢的境界,苦的終點便在此處。

因此,對於「想要」的洞察是有次第的——一般人「想要」卻不自知‘想要’。沒有如願以償就覺得苦;而我們有了「想要」,知道有「想要」,並且發現,每一次有「想要」,苦就會生起。接下來深入修行就照見——有身,就已經有苦;有心,也已經有苦。無論有沒有「想要」,苦已經存在於身、存在於心。洞悉到這個程度,就再不執著於身,也再不執著於心。

照見身與心的實相——它們本身即是苦,稱之為「無明已被徹底摧毀」!無明就是不知道事實,不知道實相,不知道真理。實相就是——身心本身即是苦。因為不知道實相,心會不時地生起「想要」。一旦有了覺性,及時知道「想要」,「想要」就會滅去。但由於我們的無知,「無明」依然存在,因為尚未徹底明白身心的實相,很快地,「想要」又再次生起。一旦再次知道它,「想要」又再次滅去,但過了一會兒,「想要」又會生起。

所以,要想永遠離苦,就一定要清除「不知道身與心的實相」的無明。如果明白了身與心的實相——身心本身即是苦,那麼「想要」就再不會生起。因此,若有了「明」,就是消除了「無明」,徹底消除了對於「四聖諦」的無知,慾望或「想要」就再不會生起。

一旦沒有慾望,心苦自此一掃而空。心苦再不會生起。所以,修行的最高目標就是徹見到身與心本身即是真正的苦。


在起步階段,要不斷地覺知身與覺知心,起先我們會覺得身體是「我」,是「我的」;心是「我」,是「我的」。在訓練的初階就是這種感覺。感覺到了嗎?這是我的身體;這個心——感覺也是我。一會兒我苦,一會兒我樂,等等的。一旦頻繁修行,事實就漸次地清楚呈現:身與心都不是「我」,而是世間的資產。當洞見到「身與心,均非我」的實相,這是屬於初果須陀洹聖者的境界。

初果須陀洹聖者已經徹見身心不是「我」。然後,繼續不斷地探究身與心到某一點,待到智慧逐漸圓滿,即會照見「身體本身就是苦」的實相。身體除了不是「我」之外,它本身還是苦。這個身體始終被苦逼迫著——呼氣苦,吸氣也苦,行、住、坐、臥全都是苦——坐著苦,坐久了會酸,一定要動來動去。身體有的只是被苦一直逼迫著。一旦如是照見,心對身就不再執著。一旦不執取身體,就能夠放下身體,就可以證悟三果阿那含。

三果聖者不再執著於眼、耳、鼻、舌、身,也不再執著於色、聲、香、味、觸,因為這些是透過眼、耳、鼻、舌、身去感知的。於是心不會滿意於色、身、香、味、觸,也不會不滿意於色、身、香、味、觸。欲界的貪與嗔再不會生起。三果聖者徹底擺脫了欲界的貪與嗔——心再不眷戀於色、聲、香、味、觸,也不會對色、身、香、味、觸有任何抗拒,這是源於智慧徹見到身體本身就是苦。

繼續修行下去,就會徹見心本身即是苦,就會放下心。一旦放下了心,就再沒有什麼可執著的,苦的終點在此——成為阿羅漢。

因此,修行從體證初果、二果、三果直到四果阿羅漢,全都源於探究身的實相與心的實相。探究身的實相、心的實相——佛陀稱之為「修習四念處」或「毗婆捨那的修行」。

精確的詞是「毗?捨那的修行」,「毗?捨那」由「毗」和「婆捨那」組成,「毗」的意思是「清楚」,「?捨那」是指「看見」,「毗婆捨那」的意思是「清楚地看見」,也即是看到身和心的實相而已。至於有覺性地不斷覺知身與覺知心,則稱之為「四念處」。


佛陀開示道:四念處——以覺性緊隨著如其本來的覺知身與心,這是離苦與解脫的唯一路。因此,要想成為阿羅漢,就一定要修習四念處,要想證悟初果,也必須修習四念處。

四念處,就是以覺性不斷地覺知身與覺知心。在起步階段,是覺知到身與心的存在,比如生氣生起了,就知道「生氣生起了」。在修習四念處的這個階段是為了讓「覺性」生起,因此要不斷地緊隨著覺知身和心,以便覺性能夠生起。一旦生氣生起了,覺性就自動生起;一旦貪生起了,覺性也自動生起;一旦迷失生起了,覺性還是自動生起。

修習四念處,即是不斷地緊隨著去覺知身與心的實相。在初步階段是訓練讓覺性生起——有什麼發生在身,要覺知。呼氣,覺知自己;吸氣,覺知自己;行、住、坐、臥,覺知自己;左轉、右轉、動、停,也要覺知自己。而不是身體在活動,心卻一直走神。或是當身體之中生起快樂與痛苦,要覺知它;心中生起苦、樂以及不苦不樂時,也要覺知它。心中生起善,要覺知;心中生起貪、嗔、痴,也要覺知。無論生起什麼,我們能夠覺知到,這稱之為「有覺性」。


在修習四念處的更高階段,則不是只停在「有覺性了」而已,同時還要生起智慧去洞見實相:比如,呼氣的身體、吸氣的身體,不是我;在身體生起的苦、樂感受,不是我,我們無法指揮它;在心中生起的苦、樂、不苦不樂,也不是我,我們也無法掌控它;善與不善不是我,因為我們無法指揮它們;我們也同樣掌控不了心——想要讓它只是去觀照,很快就發現做不到了。

試著看看佛像,只能單純地看,禁止去思維。觀察到了嗎?你指揮不了自己的心。噢,夠了。讓大家去看,是為了觀察我們是否能夠指揮心只單純看佛像而不思維?它依然會偷偷跑去想的,不會聽從我們的命令。就是這樣不斷地觀察自己。

心會生起在眼、耳、鼻、舌、身,或是心要去想,我們無法指揮它,也禁止不了它。心是心自己,心不是「我」。如果什麼時候看到身不是「我」;苦、樂不是「我」;好、壞不是「我」;作為感知者和覺知者的心,也不是「我」,就會成為初果須陀洹。

初果須陀洹洞見到——「我」不存在——的實相;如果探究身與心的實相,智慧提升至趨於圓滿,洞見到「我」不存在,稱之為「初級智慧」。中級智慧則是洞見到實相——實際上,這個不是「我」的身體,它本身即是苦,自此,我們將不再執著於身,而成為三果阿那含。最高的智慧則將是洞見到:心本身即是苦。

如果了悟到「心就是苦」,就不會再執著於心,僅只是不執著於心,就再不會執著於世間的任何事物。因為心正是我們最為執取、最誤認為是「我」的事物。

心不是我,而且心本身即是苦。一旦如是照見,就會成為阿羅漢,心會放下,不再執著於世間任何一樣事物。

因此,修行呀,從起步階段直達苦的終結,其間都無法離開「如實的觀身與觀心」。所以,從現在就要努力且頻繁地覺知身與心。


別想太多,不用去想這個身體是如何的、心是什麼樣子的。慢慢地感覺與體會身體的實相;慢慢地感覺與體會心的實相。如其本來面目地感覺下去,一而再、再而三地重復,心會最終明白實相。

一旦徹見實相,就不再執著,一旦不再執著,心就會放下,並且解脫成為聖者。所以佛陀開示道:因為看見實相,所以厭離;因為厭離,所以才松開執著;因為松開執著,才會解脫;因為解脫了,才知道已經解脫了。

再不會有苦在心中生起,苦僅存在於身。身體依然屬於果報,是舊業導致我們得到身體,有身體就要繼續承受身苦;但是心已經訓練完畢,徹底離苦了。因此,阿羅漢只有身苦,再沒有心苦。而凡夫,或初果、二果、三果的聖者,既有身苦也有心苦,身與心的苦依然存在;一旦成為阿羅漢,就只剩下身體方面的苦,而心再也沒有苦。

臨終時,身體即將死去,阿羅漢不會動搖,因為知道「苦」要死了,「苦」即將死去,並不值得動搖,反而非常愉悅。阿羅漢在臨終的時候就像要去領取頭等獎,涅槃對阿羅漢來說並不是損失。如果換成是我們,蘊界將要離散而快死的時候,我們會感覺損失和遺憾。然而阿羅漢不會感覺損失或遺憾,反而會感到負擔終於要被徹底放下了。曾經生生世世的努力與精進,而今終於得到獎勵、獲得獎品,也就是——沒有殘餘之蘊的涅槃。


涅槃有兩種:第一種涅槃,有蘊殘餘——還有身與心存在。在體證阿羅漢的時刻,抵達的是第一種涅槃,稱之為「有餘涅槃」。中文應該翻譯不出來吧?可以嗎?有嗎?真的有嗎?哦!真是太棒了!準備工作做得很好。

第一類涅槃是「有餘涅槃」,是煩惱習氣的涅槃。煩惱習氣已經徹底泯滅,而五蘊依然殘留,只是阿羅漢不再執著於五蘊。由於不再執取五蘊,於是,苦只能抵達身,再也無法抵達心,因為心已沒有執取。繼續活到壽終正寢、五蘊離散以後,則稱為「無余涅槃」——沒有殘餘之蘊的涅槃,徹底的離苦就在此處!

別誤以為那是損失。當我們真正證悟之後,不會覺得「無余涅槃」是損失,而會覺得那是最大的獎品——長期以來的努力與拼搏,久久期待的大獎品,而今終於得到了!

佛陀曾經比喻道——修行成為阿羅漢以後,活著等待涅槃的時刻就像是雇工已完成工作,正坐著喝茶休息,等著接受獎品與發放薪水。等著拿薪水且沒有任何工作再需要做的時候,心情舒暢嗎?

薪水已經到手,這個薪水就是「無ㄩˊ涅槃」,不再有殘留之蘊的涅槃。因此,當修行越來越接近於此,就不會害怕涅槃。

凡夫害怕涅槃,害怕沒有身與心,簡單來說就是害怕死亡。隆波在小時候上過思想品德教育課,以前的思想品德課本會有比較簡單的法,以便小孩子們理解,但其實有寫錯的地方。比如教導四聖諦:「苦」即生、老、病、死;「苦因」就是想要,它導致苦生起;「滅」就是「涅槃」,意思是死亡。隆波兒時就下定決心——一定要離苦,但是不要涅槃,因為涅槃就是死。誤以為涅槃是損失,這是嚴重的誤解。那些編寫教材的人可能也同樣誤解了。

事實上,涅槃不是指「死亡」。涅槃是指徹底擺脫了慾望的境界,擺脫了「想要」,擺脫了煩惱習氣,擺脫了苦,擺脫了諸蘊。因此,它是很好的境界,而非糟糕的境界。

證悟阿羅漢的時候,心會生起極強烈的愉悅,強烈到幾乎昏厥。因此,不是苦到死,而是快樂到死。所以經典才會記載:(體證阿羅漢)若未出家就會死,因為承受不了。太快樂了,那是居士無法承受的快樂。


不用害怕,不必害怕。有一次,隆波和隆布敦長老在一起,長老叮囑道:「要用功,今生要徹底離苦。」隆波回答:「好的!好的!」不曉得是有人挑釁還是怎樣,隆波記不清了。有人問:「長老,如果證到阿羅漢之後沒有出家,還是居士,會在七天之內死去,對嗎?」

事實上,他在引用經典,但是記錯了——不是七天,而是當天就會死去。知道長老是怎麼回答嗎?他說:「經典是那麼記載的。」這就是答案,是否翻譯得出來?經典就是那麼記載的。

經典的真正記載是:當天就會死去。於是這個人反駁說:「那麼慧能大師抵達了苦的終點,為何還與獵人在一起待了幾年卻沒死呢?」長老回答:「經典是那樣記載的。」

長老非常睿智,機敏過人。經典記載著慧能大師活了好幾年,對嗎?那是經典記載的。在當天或七天內死去,也是經典記載的。那個人繼續追問長老:「如果不就經典而言呢?」非常尖銳而咄咄逼人,窮追不捨!長老不想回答,因為回答之後與經典相衝突,問題就會很多。有些人就是喜歡攻擊實修的師父們——離經叛道。

長老不想回答,可是此人不斷地窮追猛打。長老最後怎麼回答的,知道嗎?那個人問:「如果不就經典而言是怎樣的呢?」長老回答說:「阿羅漢‘不在’、‘不是’。」

成為阿羅漢的一刻,就已經「不在」、已經「不是」了。從那時起,便沒有成為居士,也沒有成為出家人,沒有成為任何什麼。他講到此處就結束了——沒有「有」,沒有「是」。

阿羅漢不擔心只能活一天、七天或會立即死去,或是要活好多年、好幾世,他對此毫無興趣。因為阿羅漢沒有「成為」,沒有了「存在」,已經擺脫了一切。

以我們凡夫的感覺去衡量,一定要「有」,一定要「成為」。我們以此來衡量,於是無法評估。長老如此直言不諱,但我們聽了還是不懂。

總之,修行就是不斷探究自己身與心的實相。別問太多。中國人有個弱點,喜歡去想、去問,越想越有疑問。因此,接下來,疑問生起,要知道有疑問。看到疑問生起而後滅去,就是在修行。如果疑問生起之後,拼命想辦法不斷地請教隆波、請教這個人、咨詢那個人,那麼得到的答案正如隆布敦長老給出的答案一般——獲得答案又會生出其他疑問,沒完沒了。

修行是探究自己的身與心,而後疑問會蕩然無存。疑問只會欺騙我們不停地想下去、問下去,得到答案又再繼續去想、去問。於是生命一直徘徊於「疑」與「問」之中,這樣根本無法獲得任何利益。唯有探究身與心的實相,才會獲益——從起步階段直至證悟初果、二果、三果阿那含,以及離苦而成為四果阿羅漢,最終,親證事實究竟是怎樣的。

好啦,去吃飯吧,但並不是讓大家放棄修行。要一邊吃飯,一邊修行,去觀身與觀心工作。

 


21 https://youtu.be/IjEUrytRI9g

20190122a21 dhammachanda 0965167167


 

inserted by FC2 system